徐维丽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平安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徐维丽和丈夫赵明库虽是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但他们来到织里镇创业、安家落户已经十几年了,他们已是名副其实的新织里人。他们夫妻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在生意上相互支持合作,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成为许多家庭的楷模。
徐维丽全家搬迁到织里,从事童装经营一干就是13年,借助织里童装发展的东风,在织里镇累积了很大的财富。但是徐维丽在自己生意辉煌的同时也萌发了一种想回馈社会的想法,这些年虽然一直忙于自己童装生意,但他们一家也一直在做慈善事业。在丈夫赵明库的理解和支持下她每一年都要捐赠一批童装到遥远的山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穿上新衣服过年。“六一”时不忘给湖州福利院的孩子们送书本、玩具和衣服,寒冬时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羽绒服,给环卫工人送暖心棉手套。用徐维丽的话来说看到这些东西能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我自己心里比生意上赚钱更好受。
徐维丽平时就是一名乐当老娘舅的人,隔壁邻居或是亲戚朋友有什么矛盾,她总是出面帮助调解。2015年12月,徐维丽在家人的支持下组织创建了织里首个“新居民”组成的志愿团体—“平安大姐”志愿团,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姐妹们在她的号召下都积极参与到“平安大姐”团队中来。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徐维丽的丈夫主动腾出家里的一间办公室给“平安大姐”做工作室。有一起老板和裁剪师傅的纠纷,由于裁剪师傅将设计好的童装样板给了另外一个厂的师傅,新的版型被模仿了,这让该服装厂老板很不开心,拒绝支付裁剪师傅工资。旁人劝了一个月,裁剪师傅始终想不通,寻死觅活的。后来他们找来了“平安大姐”帮忙。徐维丽就把裁剪师傅叫到家里,和他交心成为了朋友,然后私下里讲交情,最后终于被说动了,想通了这件事,也没有再发生大的矛盾。
今年在钱塘江路经营童装店铺的于某找到织南派出所调解中心寻求帮助。据了解,于某多年来一直租赁该房屋作为其店面,并于2015年底对房屋做了全新装修。而房东却在租房合同还未到期之前未和于某商议便就将房屋转租他人。于某知道后与房东关于装修带给于某的损失进行协商,多次交涉未果后找到调解中心寻求帮助。由于2015年家庭遭受巨大变故,于某在调解中心调解过程中情绪激动,并有采取极端举动的趋势。当时正在调解中心值班的“平安大姐”徐维丽了解情况后主动出面安抚于某,稳定于某情绪。随后几天,徐维丽等多名“平安大姐”多次找到于某与房东协商。“平安大姐”通过自身的租房经历,站在业主以及房东的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调解。最终房东答应承担于某的部分损失,于某也接受了最后的调解结果。该矛盾处理后不久,于某为答谢“平安大姐”对她的帮助,他以“平安大姐”的名义向红十字会捐赠衣物。
因为徐维丽乐心平安工作,织里的人民也给了她正面的认可。2016年3月,一次“平安大姐”徐维丽出门,路上不巧汽车被刮擦,徐维丽只好站在马路边寻求帮助。正好一位路过的爱心人士认出了“平安大姐”徐维丽,这位爱心人士说曾在报纸、“织里城事”多次见过“平安大姐”的风采,非常佩服她们那种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精神,于是主动帮助了徐维丽,并送徐维丽回家。
尽管自家的生意很忙,但是再忙也阻断不了徐维丽对平安工作的路,加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也是越干越开心。正如她自己所说,只要社会这个大家庭平安了,我的心才会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