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觉明家庭

在高新区塘红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潘觉明老师一家。他们一家三代同堂,夫妇恩爱、家庭和谐、孝敬长辈,儿子聪明好学,在平时更加热心助人、邻里之间相处和睦,生活、生产方面在村里更能起到带头作用。
一、以孝治家,文明新风从孝敬老人开始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潘老师虽然是上门女婿,但是却把自己的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尊重,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一定会把第一碗饭送到岳父的手上,表示对老人的尊重,而且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空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老人年纪大了,有什么病痛,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快乐。两位老人也深深体会到女儿、女婿工作上的辛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积极承担家务的责任,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上。
二、以勤治学,文明新风从事业有成起步
潘觉明老师任教于戴山学校,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农村学校,从未有过怨言。身处在教学第一线,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成人。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用心钻研业务,探索教学新方法,发奋提高教学质量。潘老师辛勤的耕耘有了满意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喜爱,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戴山学校前茅。妻子张国华在塘红村村委一干就是几十年,得到村民的敬重,更在村民的推选中,当选为塘红村的村长,成为高新区唯一的一位女村长。
三、以和治事,文明新风从家庭和睦着眼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平等对待,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推荐,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情绪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应对困难,应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工作,潘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顾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齐,彼此感到情绪舒畅。
四、以身作则,文明新风从言传身教入手
潘老师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他们一贯坚持言传身教,始终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儿子学习之余,夫妻俩经常引导儿子多看一些具有教育好处的书籍,使他从小就树立起善于学习、孝敬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意识,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在他们的影响下,儿子在菱湖中学成绩名列前茅,并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称赞。
潘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