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陌路9幢404室
沈云海家庭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在龙泉街道大通桥潘公桥社区,就有这样一对孝顺夫妇--沈云海、何玉珍,他们用自身行动,为我们演绎了当下的孝道。
2010年的一天清晨,下着小雨,公公沈文清一如既往的出门散步。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却久久没有回来,夫妻二人担心不已,于是出门寻找,终于在街上找到了老人。不幸的是,老人因道路积水打滑,不慎摔了一跤。紧接着,老人开始一言不发,原本健谈的老人变得沉默寡言。夫妻俩急坏了,立刻带老人去医院检查,才得知老人脑部受损。不久以后,老人便瘫痪在床。夫妻二人更是对老人不离不弃,每天天朦朦亮,就早早地起了床的,顾不上自己洗漱,媳妇第一件事便是帮瘫痪在床的公公沈文清更换尿布,检查床单,丈夫则冒着清晨的微寒,出门为父亲购买早餐。
脑萎缩严重影响老人的神经系统,致使味觉也在不断退化,为了使老父吃得舒心,儿子特地赶到远在白鱼潭路的早餐店买来汤包,看着父亲吃得有滋有味,沈云海夫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夫妻俩才安心去上班。下班后,沈云海夫妇一回家就忙着做晚饭,为老人准备可口的晚餐,服侍老人吃下后才自己吃,把老人换下的脏衣服洗干净。睡前,还为老人热水擦身。待老人睡下后,夫妻二人才结束一天的忙碌,在劳累中睡去。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年复一年。
2013年,老人病情恶化,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不得不住院治疗。沈云海夫妇更是悉心照料。晚上,夫妻二人轮班陪夜,常常为老人换洗衣裤,清理排泄物。老人想吃烧鸡,夫妻二人不辞辛劳的去购买,怕不合老人胃口,还特地买来了南苑烧鸡、华庭烧鸡、叫花鸡供老人挑选。由于长期卧床,老人患了褥疮,痛苦不堪,夫妻二人配了药膏给老人涂擦,但不见好转,夫妻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托亲戚找朋友,打听了许久,却是未果。看着老人痛苦的面容,夫妻二人开始从医书中找方法,只要有关褥疮的记载,夫妻二人都会研究一番。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踏破铁鞋终觅得一偏方,鸡蛋内壁的膜可以有效的治愈褥疮,夫妻二人便天天为老人敷鸡蛋膜…在夫妻二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沈云海夫妇的孝道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病房内外,有口皆碑。老人邻床的病友,时常对他俩竖起大拇指;医院的护工,为他俩的细致耐心折服;医生护士,对他俩的孝顺赞不绝口。看着孝顺的儿子媳妇,老人眼里常噙着泪水,口虽不能言,满足情却溢于言表。
2015年,公公沈文清因病情过重,医治无效而亡。夫妻二人悲痛欲绝,在安葬好老人的同时,夫妻更是孝敬婆婆。儿子媳妇浓浓的孝,冲淡了丈夫离世的悲哀,婆婆常跟人念叨:“有这样的好儿子好媳妇,是我三世修来的福分”。孙女从小就受父母的影响,对长辈也是孝顺有加…沈云海夫妇的孝,感动了长辈,感动了邻居,也感动了湖州。
孝,一个简单的字眼,沈云海夫妇,以其自身所做,为我们诠释了平凡一员中,不平凡的孝。这孝,虽未惊天地,却也铿锵有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