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丰苑4幢102室
施根荣家庭

“在别人眼里,这些年来我的行为或许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但在我自己看来,这只不过是我作为一个丈夫应该做的事情罢了。”施根荣感慨到。
1987年他和妻子沈丽英结婚,那时他只不过是湖州建工集团的一名小工。妻子会制作衣裤这门手艺,加上她为人开朗,邻里都很喜欢她。一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活泼可爱。初为人夫和人父,施根荣不停地调节和适应自己的身份,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充实。但好景不长,就在妻子36岁时,身体感觉不适,经医院诊断患有肝炎(肝硬化)。他们访遍各地名医,大到上海专家,小到民间土方,只要听说能治这病的,都会第一时间赶去求方抓药,可妻子的病情仍旧未见好转。由于生病,妻子自然就不能干活,再加上看病买药都是自费,花钱就像流水。而家里就靠施根荣一个人在工地上做小工实在难以维持这笔费用,所以到了晚上他就踏人力三轮车拉客赚钱。日子过的虽然不富裕,但总体来说还算是稳定的。然而有一天妻子的手和脚出现了肿涨,呼吸也变得有点困难,去医院检查后肺里有水。妻子很快住进了医院,看到医生在她背部穿洞用针管抽水时,妻子咬牙不吭声眉头紧皱,当时施根荣多么希望得病是他自己,而不要让妻子去承受如此大的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妻子出院,但药还是得吃。本以为,妻子的病应该是到此为止,忐忑的心也就渐渐地平复了。可就在06年5月,妻子检查出患有尿毒症晚期。医生说要做血透,一周三次,可每次做血透的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无奈之下,他只得东奔西跑四处借钱。妻子几度想要放弃治疗,回家等死。施根荣不停开导她,让她不要放弃。虽然得到亲戚朋友的慰问和单位领导同事的捐款,可谁都知道,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这时听人说可以去申请低保户,能省不少钱。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申请,没想到经核实批准下来之后,妻子的病属于特殊病种,能报销将近一大半的费用。妻子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开始配合医生治疗。很快孩子就要高考,施根荣告诉他,我们家没有关系没有门路可走,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就在07年,孩子考上了大学,在校期间也获得了奖学金并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毕业后也顺利地参加了工作。从06年至今,每到妻子做血透的日子,无论天气怎样,施根荣都会送妻子去医院,接妻子回家休息;晚上帮助妻子按揉手和脚的关节,减少她的疼痛感。在这9年时间里,虽然也发生过许多的事情(做手术、中风、住院等),但他们还是挺了过来。虽然妻子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过着是一天算一天的日子,但通过血透,她还是在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她乐观开朗的性格多少也让施根荣有点欣慰。
作为一名丈夫,他问心无愧,全心照料妻子;作为一名父亲,他尽我所能,教育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他是一个普通人,只想在这条平凡的人生道路上,一家人欢乐祥和地走得更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