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镇
蔡金高家庭

蔡金高,195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妻子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女儿乖巧懂事,现在卫校读书,她的志愿是要像自己崇拜的父亲一样,投身一份奉献社会的职业。
蔡金高是吴兴区织南派出所富康路警务站站长,曾荣获浙江省公安厅个人二等功、湖州市“模范警察”、湖州市“最美警察”称号等荣誉。心系百姓好民警,跑村入户解民难,工作创新水平高,警民同心来安防,“老蔡驿站”出新招,夸得就是蔡金高。30多年来,从司法警察到公安民警,再从社区民警到警务站站长,老蔡觉得自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但能帮着群众解决困难事,让他感到快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享受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成就感”。他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赢得了赞誉,被同事们称为“实干民警”。当然也是多年来妻子默默为家的奉献才撑起了这个“实干”称号。
心系群众,用实干托起“平安梦”
2006年11月从德清调到织里后,蔡金高有了更深的感触,他觉得人民警察应该有着一个更大的梦,一个属于所有老百姓的梦,那就是‘平安梦’。而实现“平安梦”,都需要民警从实干开始!一段一段的故事,一天一天的累积,就如滴水穿石般,在琐碎事、棘手事、暖心事汇聚之后,唯一映照出的就是老蔡的那份“实干”,也成了维系他和百姓之间永远剪不断的强大纽带。
蔡金高的辖区是织里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成了这个“蔡站长”每天思考的问题。2013年6月,蔡金高着手组建了平安志愿者队伍,想法很好,但是在织里“全民做生意”的环境下,时间就是金钱,会有什么人愿意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做平安志愿者呢?“退休的、抱小孩的、搞卫生的、赋闲的、年纪大的、遛狗的……这些有时间的人,我给他们戴上红臂章、红帽子,让他们成为警示、监督的力量,岂不是很好。”老蔡说。
平安志愿者队伍成立后,老蔡请民警给他们上课,“正常人买东西看货品,小偷是看向人的腰间,为了怕别人注意到,还会四下里张望。 ”这些知识让老人们觉得很有趣,还有夹包里沉甸甸说明有硬邦邦的五金工具;老头老太之间如何互相呼应、照应,如何报警,如何通知保安;小区里的水管、天然气管道有没有涂抹黄油等等结合实际的安全知识……
同时,平安志愿者中的调解队,也为派出所的工作贡献了巨大力量。织南派出所自建所以来接到的3700多起报警,有80%都是纠纷。调解队的成员由全国各地新老居民组成,包括来自安徽、河南、辽宁、江西、嘉兴的商人,还有本地的调解干部、热心群众等。“有时候调解纠纷,公安有公安的难处,而请矛盾双方都认可的‘威望人士’去沟通,矛盾就容易化解。 ”
老蔡驿站,用微信筑起“安全墙”
怎样使织里这二十多万的“新居民”为织里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能在织里生活安稳、幸福快乐?平时警务站也经常采用开讲座、进社区这样的方式举办一些警务广场活动,宣传安全防范,但参加人数不多、效果有限。怎样把安全防范宣传做到日常化、长久化,扩大宣传效果?老蔡一直在思索。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玩微信,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微信,把我们要宣传发布的内容都放到微信里,这样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达到重复、长久宣传的效果。”看到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喜欢玩微信,老蔡头脑中突然产生了这个大胆创新的设想。说干就干,老蔡和两位同事外加一位实习的大学生,几个人“一凑合”,从设想到注册帐号到验证,2014年6月20日,“织里老蔡驿站”公众微信号正式开通亮相。
老蔡把他们接警报警过程中一些值得提醒大家的身边事、执法过程中一些有警示作用的案例放到微信里,同时,把新闻里一些需防范的典型案件、小的侦探故事、日常生活小知识挑选出来也一起放到微信里,开设了“微公告”“微警讯”“微安防”“微服务”“微通辑”“微推理”“微公益”“微健康”等多个栏目,没想到效果异常的好,每天都有几百人的浏览量。不到六个月,“织里老蔡驿站”的粉丝就达到了一万多人。他希望把“织里老蔡驿站”打造成文化、娱乐、休闲、聊天的综合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也让更多的人收获安全知识。
这些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维护平安的难度不断加大,作为一位民警,必须勤走访,广纳言,用腿把路走出来,用嘴把民情访出来,用心把案件破出来,才能解决群众需求,才能得到群众信任,才能报一方平安。织里人都夸老蔡是“最美警察”,老蔡说:“我身兼警察的职责,我妻子才最美,还有我的女儿,是她们的支持和理解才能让我更好地履行职责!”这就是普通的三口之家,她的美在平凡的点滴中熠熠生辉!